Wednesday, 8 September 2010

返璞歸真

身为基督徒,有时我真的很惭愧没有与朋友认真分享福音,可能对他们说还好我不是一个罗嗦及整天“讲耶稣”的朋友,但其实我是残酷的。就好比我知道有个地方有很多珍宝,但我却自私完全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所以,若是你认识我而又看了这个部落格,你下次与我见面时可以大方的鄙视我,因为我真的不是一个好的基督徒。

但是若是你遇到一个真诚的基督徒,愿意厚着脸皮跟你分享基督,就算你不愿听也请你敬重他吧,因为这真的不容易。

但我今天要说的仍然是关于基督教的,若你有兴趣就继续看下去吧,不过希望你看了不会对基督教有太大的偏见。对于认真的信仰,有时是需要自我的反省,外界的对话与沟通了解,分析比较及研讨才能进步。

很多年前教会就一直热衷于办各种营会,讲座,什么复兴大会等等...小时候还觉得蛮新鲜,年年都期待参加,中学后更是越来越频密,一年下来都好几个不同的特会,有时感觉像应酬便敷衍几个,能够逃得我就尽量逃。其中一些出现“复兴","异象”,“医治”等等词汇的营会,我都会想尽办法逃避,因为基本上我个人觉得在这一类型的营会除了煽动情绪,疯狂唱歌跳舞,就剩一些没什么营养的讲座。不过偶尔他们也会进步的,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说家里钱里有龙,祖宗的诅咒,内在医治,邪灵到处有等等,可能有些牧师真的觉得自己讲道没什么能力了,只好发明一些新奇的事物让大家开开眼界。C.S.Lewis也说过他所讲的不过是把过去古老的教训道德重新带出,但这些很多从外国请回来的牧师讲员能把自己“灵异经验”或异想天开的东西吸引别人,那剩下的是什么?---就是一大堆等着哭泣,喊叫,倒地睡觉的“灵恩经验”的基督徒。

「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好些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四3-4)

我们这个时代还能听到纯真的福音吗?有的,但是你听了是没有感觉,麻木了而已。理性派的唐崇荣牧师讲道可能还带入知识或哲学,仍然可吸引一些知识分子(但我多多少少觉得他有些自夸成分,而且我有些质疑--在网上从没看过他所谓创办的神学院到底长什么样,似乎像短期课程多过像个实质的神学院),不过他的解经还是不错的,空闲拿来做参考还蛮有帮助。

但是我这篇部落格主要还是想介绍另一位讲员,这是以前我在英国一个朋友分享的link,后来姐姐又大力介绍的youtube --- 保罗.华许牧师(Paul Washer)。可能这是我第一次真的觉得先知讲道也应该如此简单纯净,呼叫众人悔改,听了让人觉得扎心懊悔。信息同样简单,真的到了返璞歸真的功力,但当中真的让人反思我们的信仰怎么了,原来我们过去一直活在谎言当中吗?

再说说我在德国认识的一位弟兄,一次他在分享自己感到有点懊悔,我们就追问为什么,他说认识一位基督徒的老人家刚刚去世,我们就安慰他告诉他基督徒死后回天家也不错啊,他的回复竟然是担心这位弟兄不能进天国因为他曾经支持批判神学或什么科学神学等等。这很值得我们反省,原来基督徒也可能失落的!原来我们也需要持续关心我们基督徒朋友的生命的!

一个人是否真的得救就从他们的生命看得见,而不是从牧师或谁的口中告诉你口里相信,心里承认,然后就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原来这是最大的异端而我们懵然不知.

不多说了,就看看这一个牧师激动的讲道吧,这里谢谢Ben弟兄及姐姐的推销...
(这篇讲道又叫做Shocking Youth Message,来自一场五千名青少年聚集的聚会。这是美国SermonAudio.com网站上下载排名第一的讲道,而SermonAudio.com是美国最大基督教影音讲道下载网站)
















得空可以在youtube参考更多,甚至Itune都可以download呢,希望能给我们更多的下一代听见这信息,别让他们以后像西方欧洲国家,让神的殿羞愧。

Tuesday, 31 August 2010

在德国的那段日子



德国一直让我觉得如此的遥远,除了我不会德语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对他没什么兴趣,过去总觉得那里的人无聊单调。按常理说,它绝不会是我的旅游首选,但讽刺的是我去英国深造这么的一段时间,第一次去欧洲大陆竟然就是德国。原因无他,纯粹想探望我那好久不见的大姐,而且一去就是21天,趁着记忆还在,我想写写那段日子的感想。

这多多少少还是与我的信仰有关的。我老姐跟几个洋妹一起居住,德国人相对是有点保守,尤其她教会所认识的。几个女人进进出出,我一个大男人在那儿多少都有些不方便,所以老姐就把我抛在她在教会认识的几个男人的家,而每次姐姐跟我见面都需要上上下下来回跑好几次,这样我们也同时更见识德国人的生活方式。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我所认知的只是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如此,各位只做参考就好。

跟我居住的三个老外



先说说他们的居所吧,因为老姐认识的大多是在教会中的德国人,那是一个小小的独立教会,会友不多,30到40来个吧,但大多十分热心,不像一般大教会(指建筑,不是教友人数)那么死气沉沉。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若是单身一般都过着如使徒行传中门徒的生活,有好几个都生活在同屋檐下,男男女女分开住,食物共享,我跑去与三个男人同住的住所中,他们连洗脸洗发水沐浴露都公用(不过发胶牙膏是各自的)。更令我惊讶的是,时不时有教会朋友过来留宿谈天,而与我相住的其中一个男生也见过他好几次拿着睡袋说去某人家过夜,更有一次跑去教会朋友的家乡帮忙收割麦田,第二天他把双手撑开给我看他那磨破几个水泡的手掌。虽然我在他们家客厅睡,但他们那舒适的沙发绝对比我家的床好睡,一般我睡觉时客厅门都关着,所以基本上都蛮爽的。

德国人是非常爱干净的,我去过好几户人家的厕所地板都没有水渍的,我甚至在一次聚餐时问过好几个德国男人他们是不是坐着小便,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是,害得我好几次上厕所都在挣扎该不该坐下小便>.< 。我经常在家都看见他们爱把东西拿出来抹个干净,有次我跟姐姐去教会帮忙打扫,通常我们都是等到累计了一大堆尘或堆满了东西才来打扫除,但他们却时不时就把东西弄得干干净净的。我跟老姐好不容易把窗口拆出来抹干净(其实外表看起来真的没什么灰尘),但是瞧见跟我们一起抹窗的另一个女生把水印都弄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马虎,把窗口玻璃弄得几乎透明的,我们赶紧重新再整理,但怎么也会留点水印。德国人的专业真的不是唬人的!

再说说这一间教会,他们都甚爱聚在一起,平时都已经有查经班,祷告会及小组了,不时还来个聚餐,派对或运动。我至少被邀请过踢足球,游泳及跑步,这里就可以看得见他们是很爱运动及注重休闲的。所以一个星期下来他们至少都相遇4到5次之间,在英国或马来西亚我觉得都是不可思议的,这种弟兄姐妹间的相爱是超乎想象,介入生活的。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生活及信仰的分开,而是一体的。另外他们的信仰是单纯的,我好几次参与他们的祷告会都被他们的代祷事项带来很大的感触,他们除了为朋友的信仰代祷(而且每次都有跟进故事,绝非一般敷衍含糊为全人类代祷的祷词),更会为自己的琐碎事代祷,就比如我认识一个的弟兄就为他吝啬不舍得分享自己的食物做悔罪代祷。那一份的认真及诚恳真的深深触动了我,原来信仰可以这么真实单纯的!


每个星期四都有查经班,聚会8点开始,7点他们就走到大街派传单把路人带上来研读圣经,虽然他们的课题不是那么的深入,但他们都很起劲的分享。我听不明白德语,经常就有不同的老外为我翻译英语,但基本上德国人也不怎么说英语,所以我很多时候听得一头雾水,只好看着他们有趣的表情傻笑。跟我一起住在家的老外偶尔也会拿着本圣经跑来跟别人分享,虽然他英文也不是很好但见到我都总是很吃力的用英语表达。屋子里到处都贴满了圣经经节,门口厨房冰箱厕所都贴着一些经文,走廊更有个几个男人拿着圣经的很大插画,我刚开始看还以为是几个黑社会老大拿着短枪呢...




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 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 神和好。 哥林多后书5:20






再说一个从我姐姐听回来的很奇怪的事情吧,她认识几个德国人都很想去以色列的弟兄,甚至有一位辞职销售的工作去那儿做洗厕所而又认识另一个从纽西兰来的女孩。那位老兄把他女朋友带回来德国原本公告天下要向她求婚的,后来在我走之前好像都没什么特别表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啦...不过我所奇怪的是为什么德国人很想去以色列呢?而且都好像是去那儿洗厕所呢...?德国人,有时你真的会很想不通他们……


无论如何,我在德国渡过了一个很愉快的夏天,希望有机会再去啦^_^







Friday, 16 July 2010

教会与心理学

有些人看了我之前的那篇文章可能认为我是赞同心理学的,但其实我是认同它在社会的存在,不过在教会尽量能免则免。我认同它是门科学,虽然有很多人用许多例证指出这是门伪科学,反正我也不是科学家,达尔文进化论都称为科学咯,多一个心理学又如何?现在科学界很多东西其实都不能用物质数据证明的,心理学家都尽量把心理学弄得很科学,那就饶了它们吧。

心理学有问题吗?对一般人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但心理学的本质其实却是对基督教教义有冲突的,在这里我就不多谈了,反正有人写得比我更仔细更专业,我这些业余的就发个链接给诸位同好就好了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S_psych_depart.htm

我在这部落格写的一些东西可能许多牧师也不愿谈,怕教会引起许多无谓的纷争,我同意这种做法,这些争论性的东西可能比较适合在研经班或比较深入的讲座提起会比较恰当,不然一些慕道者或根基不稳的信徒听了一知半解,可能会以为我们太激进或封闭自守的保守教徒。

我的个人立场是心理学固然在治疗的过程或手法是跟教会教义有冲突,但我不否认心理学提出许多心理研究,很多时候可能都很有帮助我们栽培更好的心灵环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了解别人。在我看来,这是两刃的剑,我们需要的知道是,基督徒该怎么正确使用,而不是滥用。比如现在流行的“内在医治”,是不折不扣的被教会本土化的心理学,许多传道牧者都蜂拥学习,还开各种不同课程让平信徒参加。我自己也被拉去参加不少次,来了英国还好这类课程少见(可能这边还没被开发吧;p).

为什么我会抗拒这类东西呢,因为参与过这类活动的人都知道这都是灵恩的运动的产物。“内在医治”的中心思想我尝试帮它做个总结吧 -- 它尝试从你过去环境,身边的人或事找出为何造成今天的你,然后把所有都赖在他头上,或把你里面的邪灵赶出来,或用近似催眠的手法让你说出来(真的很像心理医生的哦),最后你会感到很舒服,得到释放的感觉。你告诉我,它除了加入灵界的东西及用耶稣的名誉以外,哪方面与心理医生不同呢?


内在医治的前身是记忆治疗(Memory Healing),为美国人Agnes Sanford在1950年代结合“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和“新思想”(New Thought)等类邪教的“信心治疗”和容格派心理学的部分观念,如内在孩子(Inner Child)等,所发展出的一套治疗模式。虽然每个作者或治疗者的办法略有不同,却有相似之处,就是在祷告的时候想象“耶稣”前来,治疗幼时心灵所受过的创伤。

灵恩运动之所以这么大受欢迎也因为他们很会“赖”,把一大堆你的毛病问题推给邪灵,推给你父母亲戚(心理医生超爱做这类侦探,从你故事的蛛丝马迹中找可以“赖”的对象),但很少指责你自己本身的私欲,个人对罪的责任。想想也对,谁不想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呢?純正福音說「你是罪人」,內在醫治說「你是病人/受害者」.以下链接对内在医治写得更详细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S_inner_healing.htm

我之所以在上篇文章用心理学角度看灵恩复兴大会其实也说明了在某些理论我还是同意心理学的,我想各位偶尔也遇过心理有问题的人吧,这一类人你用普通逻辑理论是跟他说不清楚的,他们若倾向精神病更是需要药物治疗的,那你说我要怎么完全反对心理学的存在呢?难道你跟他说耶稣医治你然后为他祷告就必有效吗?这跟受伤的人对他说不用去医院,让我为你祷告就好又有什么差别呢?純正福音說「你要悔改」,內在醫治說「你要趕鬼」

相信精神病跟鬼上身还是有差别的,或许内在医治真的有效带来很多正面的帮助,但是若是教会尝试用催眠制造假象,使信徒误以为圣灵动工,我就不敢苟同了。若从圣经内翻查,我也不见有任何这类教导帮助信徒成长,或需要追根索源找出旧账才能洗清罪恶。今日灵恩教会是不是使用催眠手法举行“倒地大会”或医治释放呢?

我也不愿批评这么多爱神的人,但他们是在交鬼或敬拜神呢?在这个时代我劝各位对声称自己死后复活,走过地狱的事好奇就好,别随便相信。末世会有更多古灵精怪的东西,最后是有篇文章关于有个人曾学习内在医治而提出质疑  http://mercynobody.blog.hexun.com/36266295_d.html

我还是那句话,基督徒应当警醒,别随风摇摆,末后的日子会有更多的大异象,大神迹,也有许多跟从的人....求神赐我们有智慧看清这时代吧!

Thursday, 15 July 2010

集体歇斯底里

最近闲来无事研究一些心理学,其中一类变态心理学我很感兴趣,为什么我提起心理学呢?其实心理学跟基督教也有不少关系,到今日仍有一些基督学者提出教会应小心提防心理学,而学习心理学不过是为了更有效进行辅导,但是对于催眠教会是抱有怀疑及避免的。


话说回来,在变态心理学在过去病例记载中,曾多次提过“集体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歇斯底里在英文源自于希腊字“子宫”(hystera),歇斯底里也就翻译为子宫乱撞。2400年前医学之父希伯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这是一种女人病,子宫会到处跑而引起各种不同症状。而他认为医疗这种病的最好方法就是—结婚。到了中世纪西洋人也试过从精神及物质层面解释不同说法,但这种病引发的症状千奇百怪,至今心理学比较比较接受布鲁尔和佛洛伊德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里的说法。


好了,我再深入点说你就明白我为什么说这个病,到底跟今日教会又有什么关联呢?在我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学校,尤其是中学,经常听闻一大群马来女生“集体歇斯底里”,当一个有怪异的动作时(如狂叫,抽筋,乱抓自己,甚至呕吐等等),会同时感染其他女同学,甚至隔壁班的女生。其中他们有一些共同点,都是女生及回教徒(据我所闻),其他种族或男生一般不会有反应。而不懂是不是马来西亚人一般比较单纯或知识贫乏,都会认为女鬼作怪,校方甚至会请巫师辟邪,弄得人心惶惶,至少我不见任何媒体做一些科学解释(拜托,科学猜测也应该吧),然后就让事情不了了之,不懂他们长大后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其实这种个案在外国就“早已发现”,症状可能略有不同,但是还是有不少共同点,学校,军队和工厂是最常发生歇斯底里的地方,比如在操场听校长令人厌烦的唠叨,若有一个学生支持不住倒下,结果可能一群人可能像骨牌效应倒下。又比如工厂一个女工突然感到头昏恶心,呼吸困难,结果数十名女工也可能出现同样症状,他们说“好像闻到什么奇怪气味”,但调查检验后并没有任何发现,即使有,也不可能会达到以上症状的出现。


这种集体发作主要来自“心理刺激”,比如压力忧郁或厌烦的生活,然后又“暗示性”的行为互相感染。其实这种现象乃古已有之,在古时候,尤其女人必须经常压抑他们的真实感情,日积月累就会爆发出来。甚至16世纪还记载德国某女修道院爆发修女集体歇斯底里,而主因是“性的压抑”。


说到这里你可能逐渐发现我要指的是什么事情,今日许多自称复兴教会可能不知不觉使用这些方法举办一大堆的复兴大会,高潮时间就是牧师或讲员为众人祷告,一大堆的人突然倒地,有的甚至哭泣,抽筋,呕吐,狂笑等等症状。写到这里若你用“属世”的眼光来看,根本就是一群人中了集体歇斯底里,但是我们基督徒都很爱把所有事情归荣耀与神,这是“被圣灵充满”啊!所有人发作完了都会感到很舒服,不用怕跌到,你后面会有专业人士让你安全躺下,过后可能还有棉被盖你(怕你着凉?)


所以,按着以上理论就很容易解释这现象了,讲员在台上慢慢做给心理刺激,一群压抑很久的人,彼此给予“暗示性”行为,一个人引爆,彼此感染,骨牌效应,大家发泄完毕,心理感到畅快平安,还有点“属灵”的感觉,“复兴大会”完美结束。马来妹那些是鬼上身,我们是圣灵充满,希望下次再来充一下,就可以更接近上帝的了!


我甚至想象是不是当年有牧师不知不觉引发群众集体歇斯底里后,得意洋洋以为圣灵大驾光临,反正又有市场,就从圣经找了一大堆学术理论支持这个属灵现象。如果那时教会多读一些心理学的书就好了(不过古时心灵学不是一门科学),至少不用大惊小怪,到今日不知不觉已成一大宗派。


我知道我写这篇东西很多人看了可能会不舒服,不懂今世今日还会不会有人用“亵渎圣灵”骂我呢(若你是的话是时候考虑上查经班了)?但我认为我身为基督徒为什么不可质疑这种从看似18世纪教会复兴的产物,其实却是古代异教已出现的宗教现象呢。为何需要盲目跟从许多人的看法呢?难道现时基督徒仍要盲从教会权威吗?你可能觉得我保守,但若是你从不怀疑(最讨厌那些人叫我带着单纯的信心去相信,我会像是那些这么没好奇心的人吗?),我则会认为你不愿“昼夜思考上帝的话语”。这个思考及单纯相信,是需要智慧去平衡的。


若从圣经解释,我唯一论据就是按着圣经的记载,耶稣,保罗或彼得的布道会好像没什么集体歇斯底里症状出现,昏迷?呕吐?胡言乱语?抽筋?还有“灵笑or灵哭”?还是我们已分辨不出正常跟有病的?


是的,现时教会主流多是支持灵恩现象,马来西亚教会十之八九都已默认这是“合法存在”的,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小(可能只有一些“唐迷”仍会继续反对),我也不想再用什么经文辩论了,反正在心理学来看这根本是一个很典型的“不正常精神状态”。感谢上帝,让我有一个没什么群众压力的平台发出我那弱小的声音。


我这从少年时就开始有的疑问,直到最近才有比较满意的解答,不知你会怎么看呢?我再说,我不是要反对教会,心理学对某些人可能还称不上科学,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答案。(至少我可以解释自己为什么多次被“灵恩牧师”多次按手祷告都不倒,哈哈)


我这一篇文章不提任何反对或支持的言论,反正我不是任何一方的专业人士,我只是一个八卦平信徒,偶尔想到怪事就写写抒发感情,总觉得要写下来才对得起自己的才华,埋没了觉得可惜。不过怪想法可遇不可求,所以这个部落格基本没什么所谓定期出版,反正这种愚论只怕误导别人,请诸位看了一笑而过就好了,别太认真。


愿神祝福愿意昼夜思考他话语的人。

Monday, 21 June 2010

犹太人


我曾说过历史就像拥有一层朦纱,远看是美丽及让你有无限幻想,近看把朦纱一层层揭开,你就会看见里面的疤痕及丑恶,可能还是有他的美丽之处,但不再是那个完美的想象了。

有时我与友人谈起犹太人历史,许多人仍然觉得犹太人的大屠杀全在于德国人的错,其他欧洲国家则无关联的。但从文学及历史研究我们却知道真正排斥犹太人早在教父时代已经出现了,马丁路德及奥古斯丁更是当中的佼佼者,当时整个欧洲都定期排斥犹太人,当足球把他们在各国踢来踢去。在歐洲基督教的教義當中,所有的猶太人都是謀害耶穌的凶手,罪不可赦,因而成了教會統治下基督徒心目中的魔鬼,非趕走不可。这历史的悲剧从罗马时代到二战不断重复,基督教會更用法律形式禁止猶太人與基督教信徒居住在一起。

12、13世紀,以法、德、英等國為代表的基督教美朮和雕刻作品中,猶太人總是被刻畫成一副卑賤和沮喪的模樣。基督教會還常常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來指控他們,例如說他們殺死小孩用來祭神,說他們用基督徒的血來做逾越節的無酵餅,說他們傳染麻風病、黑死病、鼠疫等可怕的瘟疫等等。他們往往以此為借口,焚毀猶太人的居住區,屠殺猶太人。各國的統治者還根據自己的好惡和需要,動輒驅逐猶太人,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據有的猶太歷史學家統計,在中世紀和近代的歐洲,猶太人遭到的集體驅逐多達34次!

俄國領導人当时也照搬歐洲各國的傳統做法,只要國內出現困難的局面,就將責任推到猶太人身上,猶太人因此成為替罪羊。他們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方案是這樣:三分之一強迫改信基督教,三分之一移民國外,剩下的三分之一餓死。在這些冷酷無情的迫害當中,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遇害,而具有強大影響力教會則默許了政府的做法。

从前我小时候读历史也对十字东征抱有许多遗憾,为什么这仿佛代表上帝的军队为什么会一次次败在阿拉伯人面前。雖然十字軍的主要攻擊對象是穆斯林,但此狂熱同時發洩在招募十字軍地區的猶太人身上,亦使猶太人受迫害和遭殺害。十字軍令東西方教會在歷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穆斯林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当时十字軍他们所行的是“在十字架的旗幟下,奉基督的名”對猶太人燒殺搶掠。“殺死一個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成為許多十字軍成員的口號。于是,成群結隊的基督教狂熱分子便紛紛將矛頭對准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一旦遭到拒絕便施之武力。毆打、屠殺、驅逐、洗劫財物,在歐洲許多地方發生了這樣的暴行。在不少地方發生了猶太人遭到基督教徒集體屠殺的事件,連受過洗禮的猶太人也不放過。有不少猶太人采取自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尊嚴。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進行野蠻洗劫,不分男女老幼,是人就殺。7月15日傍晚,在聖墓前集會,十字軍高唱著“基督,我們尊崇你”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全部趕進會堂,活活燒死,總計這次遇害者不下兩三萬人。

其实从欧洲骑士那看似威猛的外表就可猜测为何他们会战败,试想想四十公斤的铁壳子套上,马负载二百公斤的后果是什么?-- 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而且有一大堆问题如穿戴辛苦,战法单一,怕冷怕热(你给一块铁包着在沙漠看看后果是什么),远程攻击力低,第二次攻击力或持续力差等等。电影演戏或单挑单可能好看有型,实际操作却是问题多多,不输才怪,十次能让他们胜利一次已是主的恩典了。

话说回来,我觉得近代基督徒对犹太人拥有许多遐想,尤其亚洲一带的信徒更是对这民族推崇不已,民间出现大量犹太人研究书籍,我也曾经买了一些来看,但多是东抄西挪,把他们民族故事翻译中文让人阅读而已。少有作者真正从事研究,深入理解他们现代民族思想,整理及带来启发。反而大部分读者多在意只是他们是如何赚钱,如何成功或为何他们如此聪明等等。作者只是写写阅读报告,在一堆犹太人研究书籍中滥竽充数,书名写得好像很厉害(如"犹太人为何如此聪明"等等这一类书籍),就忽悠了一大堆读者掏钱购买。这一类书籍上廁所翻阅可能不错,但你会发觉到最后内容来来去去大同小异,没什么学术价值。

不过仍然有些书仍然值得看的,比如有一本书叫《一个犹太人的反省》,作者以犹太人的身份写出当代以色列人的好战,垄断历史的悲惨。今天我们仍祈求祷告愿平安降在耶路撒冷,却不知以色列人动辄对巴勒斯坦人暴力胁迫,对于自己的建国总是以崇高的使命包装着而无视于他国所经历更苦难的遭遇。书的封面写着:『我再也不能沉默,要向全世界表达我的愤怒,以色列的犹太人放弃了上帝,只信仰战争。』

也许是历史的救赎,也许是国际社会普遍对犹太人所感到的歉意,以色列建国,中东却也因此进入了长期的动乱。对于最近以色列海军攻击向加沙地区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土耳其船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事件我们是否仍抱着可怜以色列人的眼光看待这事呢?

不过,我想说的是,许多基督徒是对国际时事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Monday, 14 June 2010

有机体


最近常听到“有机体”这一词。有机体是什么呢?它是指整体内的各部分相互依存,一部分的变化影响到其他部分,像个生物般是有结构及牵连性。我要说这个干嘛呢?其实我要指出有些时候所谓一些学者常用有机概念把很多问题的缘由简化,甚至让你觉得就是因为有机,所以肯定会有关联,而做出跳跃式解释。


听起来有点困扰吧?很简单,比如说地理影响民族思维观念。这个观念固然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从古中国区域广大,人民衣食丰足,而不大愿意海外探险,所以没有科学思维精神,愿意大胆假设或做无谓的研究,凡事只讲务实。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当中的解释简单化的理论其实并不科学,喝茶吹水说说可能可以骗骗人,但是若是学者提出的理论未免轻率马虎,很多人都喜欢用这方法提出一大堆歪论。


其实中国人对“有机体”的思维是相当青睐的,大部分的人对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论深信不疑,所以中国人从医学,科学,天文,风水都相信万物皆有因,都是一体有机的。所以有时我觉得中国人很好骗,你只要告诉他这个跟那个有关联,这个不好就会影响那个,他十之八九都会相信,尤其风水。


但我写这文章时我不是在反对有机体,只是我觉得滥用这种思维时会带来一些负面后果,比如惰性思维,头脑简单平面,对待事物看法不愿从不同角度观察,更有甚者把许多事物轻易绝对化。所以有时我很不太愿更一些轻易把东西绝对化的人打交道,比如说中国人一定怎么怎么样,韩国人又肯定是这样这样...而我就算要说,也多会加个“大多数”或“可能"。第一,你不是他或那事物,你怎么能这么肯定呢?第二,就算你遇到了同样的事情,也可能是几率或是看到一小部分的东西,只是你把事情放大了而已。


唐崇荣牧师也经常提出圣经有机的结构,这其实是个不错的解经方式,就是说用整体的神学结构去解经,而不再用单独的以经解经。这个方法固然很好,但是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神学会有这个结论,各个结构怎么相连,这样接下来的解经才有意思,不然也变成另一种权威式解经,讲员说了是就是,台下的人也不懂这公式是怎么推算而来。很多牧师最喜欢提倡信徒单纯接受相信,顺服长者领袖,但我认为学会自我反省思考更为重要。


我们很喜欢做结论,看起来省事快速简单,容易明白。缺乏深度思想其实是让人变笨的根本缘由。下次解释问题别答太快,想想会不会有别的可能。


Saturday, 5 June 2010

后现代是个好东西

发觉人总是会有一个很奇特的矛盾,认为过去曾经有着美好的年代,对现在感到厌恶,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年代。我就认为人心理往往对怀旧的东西仿佛蒙了一层面纱,产生一种及朦胧又缥缈的感觉,所以复古的电影都会有一批影迷追捧。尤其近代史,上了年纪或中年人更有感觉。

我们活在后现代何尝也不是一样,基督徒或学者多指这是个邪恶的年代,人们没有绝对的价值观了,所有都是相对的。其实也反映这个年代的伟大,各种理论都可以提出,比
诸子百家学说的年代更牛,我们可以得到的咨询更多。人们今天相信的理论可能明天就可以推翻,就像当年牛顿定律横霸欧洲多年,但被爱因斯坦的理论推翻时许多欧洲人都不能接受,反而中国接受爱因斯坦的理论更早于欧洲,只因为中国那时科学引进,已被一大堆科学理论轰炸着,你说什么都可能相信。


我之所以认为后现代这是一个好东西其实也不过想让各位尝试用新的角度去看这个时代,既然教会经常提倡“门徒皆祭司”,那为何不提倡“门徒皆学者”?想想看,我们有一大堆资料可以查询,只是缺乏选择的引导,教会若能担当那一盏明灯,其实我们都可以很简易成为业余学者的。


教会至今天是否仍然觉得独立思考不重要呢?无可否认今日教会的神学理论及体制仍大多建于权威上,但信徒若缺乏独立思考就会产生问题,像机器坏了不能自我修复。所以缺乏独立思考方式的信徒跟迷信的外邦人没差别,都是对权威崇拜而已。(固然,我认为正确的选择高于思考方式,比如说你要选吃有营养的食物,随便吃任何一种水果,总比选择你看及研究一整天那厂商写一大堆唬人的自称高营养的垃圾食物好多了。)


无论如何,我想说的是,今日信徒对圣经是否会去思考里面的东西,会挑战自己怀疑它吗?我有时对一些人说自己客观的人都会抱有怀疑,他是纯粹读了很多理论不能决定那个可能性更大,或是因为冷漠不愿去思考?偏见有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表达你是有主观的人。像今时今日的信徒对许多灵异或灵恩现象不愿做任何表达,今天大家都很愿意别人说自己很开放,怕拒绝别人(虽说这是人类普遍心理现象),对任何事都没意见,主要原因仍在于缺乏资讯及思考。


在这个年代若你认为自己没思考能力也没关系,网络一大堆资讯任君选择。我说成为业余学者很容易,因为其实你愿意针对一个主题不断做资讯搜查,追求正确最大可能性就行了。(这是基本的前提,方式我们略过,所以我说业余)


正因为网络的方便,所以我说这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不过最重要仍然是你愿意去寻求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智慧必入你心。


介绍各位一个很方便的查经网站吧,相当不错,有很多种查经书任你选择。
http://www.edzx.com/chajing/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