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说过历史就像拥有一层朦纱,远看是美丽及让你有无限幻想,近看把朦纱一层层揭开,你就会看见里面的疤痕及丑恶,可能还是有他的美丽之处,但不再是那个完美的想象了。
有时我与友人谈起犹太人历史,许多人仍然觉得犹太人的大屠杀全在于德国人的错,其他欧洲国家则无关联的。但从文学及历史研究我们却知道真正排斥犹太人早在教父时代已经出现了,马丁路德及奥古斯丁更是当中的佼佼者,当时整个欧洲都定期排斥犹太人,当足球把他们在各国踢来踢去。在歐洲基督教的教義當中,所有的猶太人都是謀害耶穌的凶手,罪不可赦,因而成了教會統治下基督徒心目中的魔鬼,非趕走不可。这历史的悲剧从罗马时代到二战不断重复,基督教會更用法律形式禁止猶太人與基督教信徒居住在一起。
12、13世紀,以法、德、英等國為代表的基督教美朮和雕刻作品中,猶太人總是被刻畫成一副卑賤和沮喪的模樣。基督教會還常常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來指控他們,例如說他們殺死小孩用來祭神,說他們用基督徒的血來做逾越節的無酵餅,說他們傳染麻風病、黑死病、鼠疫等可怕的瘟疫等等。他們往往以此為借口,焚毀猶太人的居住區,屠殺猶太人。各國的統治者還根據自己的好惡和需要,動輒驅逐猶太人,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據有的猶太歷史學家統計,在中世紀和近代的歐洲,猶太人遭到的集體驅逐多達34次!
俄國領導人当时也照搬歐洲各國的傳統做法,只要國內出現困難的局面,就將責任推到猶太人身上,猶太人因此成為替罪羊。他們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方案是這樣:三分之一強迫改信基督教,三分之一移民國外,剩下的三分之一餓死。在這些冷酷無情的迫害當中,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遇害,而具有強大影響力教會則默許了政府的做法。
从前我小时候读历史也对十字东征抱有许多遗憾,为什么这仿佛代表上帝的军队为什么会一次次败在阿拉伯人面前。雖然十字軍的主要攻擊對象是穆斯林,但此狂熱同時發洩在招募十字軍地區的猶太人身上,亦使猶太人受迫害和遭殺害。十字軍令東西方教會在歷史上留下有名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已承認十字軍東征造成了基督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是使教會聲譽蒙污的錯誤行為。当时十字軍他们所行的是“在十字架的旗幟下,奉基督的名”對猶太人燒殺搶掠。“殺死一個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成為許多十字軍成員的口號。于是,成群結隊的基督教狂熱分子便紛紛將矛頭對准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一旦遭到拒絕便施之武力。毆打、屠殺、驅逐、洗劫財物,在歐洲許多地方發生了這樣的暴行。在不少地方發生了猶太人遭到基督教徒集體屠殺的事件,連受過洗禮的猶太人也不放過。有不少猶太人采取自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尊嚴。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進行野蠻洗劫,不分男女老幼,是人就殺。7月15日傍晚,在聖墓前集會,十字軍高唱著“基督,我們尊崇你”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全部趕進會堂,活活燒死,總計這次遇害者不下兩三萬人。
其实从欧洲骑士那看似威猛的外表就可猜测为何他们会战败,试想想四十公斤的铁壳子套上,马负载二百公斤的后果是什么?-- 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而且有一大堆问题如穿戴辛苦,战法单一,怕冷怕热(你给一块铁包着在沙漠看看后果是什么),远程攻击力低,第二次攻击力或持续力差等等。电影演戏或单挑单可能好看有型,实际操作却是问题多多,不输才怪,十次能让他们胜利一次已是主的恩典了。
话说回来,我觉得近代基督徒对犹太人拥有许多遐想,尤其亚洲一带的信徒更是对这民族推崇不已,民间出现大量犹太人研究书籍,我也曾经买了一些来看,但多是东抄西挪,把他们民族故事翻译中文让人阅读而已。少有作者真正从事研究,深入理解他们现代民族思想,整理及带来启发。反而大部分读者多在意只是他们是如何赚钱,如何成功或为何他们如此聪明等等。作者只是写写阅读报告,在一堆犹太人研究书籍中滥竽充数,书名写得好像很厉害(如"犹太人为何如此聪明"等等这一类书籍),就忽悠了一大堆读者掏钱购买。这一类书籍上廁所翻阅可能不错,但你会发觉到最后内容来来去去大同小异,没什么学术价值。
不过仍然有些书仍然值得看的,比如有一本书叫《一个犹太人的反省》,作者以犹太人的身份写出当代以色列人的好战,垄断历史的悲惨。今天我们仍祈求祷告愿平安降在耶路撒冷,却不知以色列人动辄对巴勒斯坦人暴力胁迫,对于自己的建国总是以崇高的使命包装着而无视于他国所经历更苦难的遭遇。书的封面写着:『我再也不能沉默,要向全世界表达我的愤怒,以色列的犹太人放弃了上帝,只信仰战争。』
也许是历史的救赎,也许是国际社会普遍对犹太人所感到的歉意,以色列建国,中东却也因此进入了长期的动乱。对于最近击以色列海军攻击向加沙地区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土耳其船队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事件,我们是否仍抱着可怜以色列人的眼光看待这事呢?
不过,我想说的是,许多基督徒是对国际时事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
应验圣经的话-----“以色列的犹太人放弃了上帝,只信仰战争。” ,天地都会废去,但神爱与话语永存!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