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个故事,看似给非基督徒看的,其实正如我的部落格注明--这是给基督徒看的。
许多人自称认识耶稣,自认是基督徒。
他们说已做了一个决志祷告,跟他布道的人说他可以上天堂了。
这世界很多很多这样的人。不少于10亿,六分之一人口。中国现在估计也有六千万基督徒,差不多是美国人口。马来西亚或其他亚洲国家的基督徒都可能认为自己是少数,普世得救的观念是好的,这不是一个恩典的时代吗?
我们忘了天国的门是窄的。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7:13-14
我们是因信称义,与行为无关。“ 心理 相信,口里承认耶稣是主”就行的了。》》》我买了门票,你管得我?
我想起以前我第一次从伯明翰搭火车去伦敦,车站地点一样,时间也差不多。买了车票坐在车厢,心理非常安稳。我会安全无误达到地点,我心里这么说。但是途中有检票员检查了我的车票,他要求我重新补票。原因是他们有两家不同的火车公司,我买的是另一家,我得补一张很贵的现时车票,荷包大出血。我以为我有了车票,但去的方法错了。
“你若口裏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裏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裏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裏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9-10)
如果我們知道保羅寫那句經文的時代背景,就知道所謂的『口裡承認』,絕不是今天我們想得那麼簡單。那個時代,是羅馬帝國的時代。那時,是稱該撒為主,甚至去拜該撒的時代。相信与承认是会要你的命的。换作今天这个时代的应用,你可能不用杀头,但你说你相信基督是主,不是说你相信耶稣为你死而已,而是要在你生命做主。
「有一個人問他說:『主阿,得救的人少麼?』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路13:23-24)
你明白我说什么了吗?相信是不够的。信心固然可以让你称义,你能上天堂不是因为你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没有好行为就表示你不是一个悔罪的人,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得谨慎了,耶稣多次说过没有好果子的树都得砍下!(路13:6-9)
至少我认为那些叫别人传四个属灵定律的人带领别人信主,然后跟他们说“感谢主,你终于得救了”----那是我们基督教最大的谎言。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传道人可以忽略不讲,避重就轻,仿佛很害怕讲了会与“因信称义”教导自相矛盾。
我们需要什么?--悔改与行为
這正應驗了經上所說的:“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也被稱為 神的朋友。 可見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僅是因著信心。雅各書2
你明白了吗?信心与行为是需要同步的!马丁路德不太喜欢雅各书,总觉得这本书破坏了他要对天主教讲的主题,但其实一点都不违背或矛盾,一个确认自己得救的信徒就必须在行为与内心的改变,至少是对罪感到厌恨。
今天的基督徒看圣经应该战战兢兢。教会的教导只叫信徒看了圣经多记得感恩,却忘了这感恩需从战兢而来。
耶稣来是成全律法,他的律法是更苛刻的,更叫人知道自己不可能遵行的。他需要我们知道的身份是他的子女,在这世界我们却是做仆人。我们的行为固然不能让我们得着救恩,但我们若没有行为却连那信心也不存在了。
「我們進入 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14:22)。我們知道聖經絕對不會自相矛盾的。主的意思明顯是:從始至終,天國都是要努力進入的。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因為眾先知和律法說預言、到約翰為止。」(太11:12-13)
然而有些人或會抗議說:但現在明明是因信稱義的恩典時代,難道現在還要努力守律法才得救?我的答覆是,不是努力守律法而得救,而是努力而信以致得救。努力並不一定指行為,也可以指心志上。得救不錯是單靠信,但這個信是不易的,我們要付出努力才能信。
过去当人们靠行为自夸高傲时,我们需要告诉他谦卑,因为我们都一样是罪人,我们不是靠行为称义,上帝若选召了你是恩典,与行为无关,当你必须用行为证明你是悔改的。
你愿意认耶稣为你的天父是不够的,你必须让这个天父认你才行!
只怕我们都认魔鬼为父了,“你们的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
好了。让我说一个比喻:你相信一个医生能动手术拯救你的生命,他是主动提出医治你,你说我相信你可以医好我的病;但是你不愿意动手术,你不愿意到手术室,你甚至不愿意想起提起这个医生。但是你脑海知道只有这个医生可以医好你。
请问你得救了吗?
每次短宣我都听到许多人沾沾自喜带领多少人口里承认相信基督,我不否认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我也看见我们的懦弱,我们只愿意告诉人们进天国的漂亮美景,但很少告诉别人需要的悔改,以后生命的付出。我们愿意带领别人做悔改祷告,却没勇气告诉别人做基督徒的代价。历时历代的教父教主太怜悯世人了,甚至许多近代布道家都不愿告诉大部分基督徒一个事实,“他们的得救是没把握的!”
简单的公式法人人喜欢,四个属灵定律很浓缩,很直白。但很多人说完了就算了。其实我认为福音应该更生活的,更应该分享自己的生命与见证多一点的。
你认为初期教会保罗彼得会拿着这套公式传福音吗?
背熟这属灵定律后其中一个坏处就是很多基督徒会觉得除了说这一套东西,其他时候说别的都不算传福音。我母亲读书不多,我很庆幸她应该没上什么传福音课程,不然她说起那一套文纠纠的东西我一定会笑翻的,但他分享见证是自然的,我认为见证比教会任何事奉都更重要。
传福音不一定要带人决志信主,只要你跟别人分享主在你生命的作为都是在传福音(当然有机会讲更全面是更好)。事奉也一样不是在教会而已,在任何岗位都是为主侍奉。
这样你才能说我的生命以耶稣为主!我相信他是我的主!
很多人读新约只知道耶稣大爱世人,但是耶稣的讲道却是激烈的,福音书许多地狱的事都是耶稣对跟随他的人讲的,那些来看show的人要来得神的国?做门徒是苛刻的,不是你说我是个Christian就行ok了。
· 那五个不儆醒的童女的结局是门关了,无法进筵席。
· “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裏。”
·不结果的无花果被砍
·将来会分别山羊与绵羊
·撒种的比喻
·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 (马太13:
这篇文章我写了好几天,分了好几次写,认真仔细的再翻查圣经好几篇,也阅读了一些人的文章及牧师讲道。以下是我摘取的文章及讲道:
“神一早向我們指出進天國是難的,是要努力的,目的一來是叫人在信主時要有心理準備,要計算代價。神沒有瞞騙你,先叫你輕輕率率的信,信了之後才告訴你做基督徒的代價及難處。主耶穌在地上傳道時絕對沒有叫人先信後計算代價這回事。第二,神叫人知道進天國是這麼艱難,是要我們認識自己的軟弱無能,叫我們在神面前謙卑下來,懇切地向神發出呼求。得救信心是神賜的,但人要先知道自己的不能。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全守神的命令。但神給人的命令,目的不是要人全守著才有恩典,而是要看人願守的心。
若有人認為我說得太嚴,我則請你們自己去查看聖經,看看這是否也是主耶穌的教訓及榜樣。我們看到現今的所謂傳福音,傳道的人只強調信福音的好處,信福音的「容易」,卻很少提及信福音的代價,信福音的難處。他們的理念是,先叫人信主,然後才慢慢告訴他們作基督徒的困難及代價。有時甚至在佈道聚會中,講員連叫人認罪悔改也不願,只強調神的愛及信耶穌之好處就算是講完了福音。他們願意信,就可以立即信,一切在信了之後才說。這樣做無疑能使舉手「決志」的人數倍增,因為實在沒有太大難度,但這樣做有沒有聖經根據?這是主耶穌傳道時的榜樣嗎?再者,這些「決志者」是真信主的嗎?從決志之後再有到教會聚會的人數比率看,便可以略知一二了。
想深一層,今天教會在傳福音上有這樣的意識形態,我認為其中一個因素是基督教中出現了一些過份強調神的恩典卻忽略人之責任的人。在他們看來,神的恩典與人的責任或努力是相反詞。神有恩典,就不需人的努力;人一出力,就會破壞恩典。這是完全誤解恩典的意義。人不是靠行為努力換取恩典,這是清楚的。但人需要努力神才會賜下某些恩典,這也是聖經清楚說的。「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
說實在,除了那些異端外,現今基督教實在有太多藉恩典放縱自己肉體的所謂基督徒了,反之那因渴慕恩典而克己自約,努力付上的人卻是少而又少。原本糾正前者的方法應該是叫他們立即認罪悔改,放棄放縱肉體的生活,努力在靈性上操練自己。但這些方法給極端恩典主義者一句「律法主義」嚇阻了。他們批評一切出於努力的為「律法主義」,叫人對許多有益的屬靈操練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這樣的心態對現今日趨世俗化的教會及信徒帶來很壞的影響。”
"我們再強調一次,我們相信教會需要拯救三種人的靈魂:失喪的罪人、愛犯罪的假基督徒(因為他們從未真正重生得救)、仍在犯罪的基督徒(因為若他們犯罪又不悔改,神的審判臨到時會失去救恩)。這三種人都需要「悔改的道」。我們會推薦保羅華許牧師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講道內容可以救到一些罪人和假基督徒的靈魂。由於保羅華許非常強調「悔改」,警告人不能沈淪在罪中、不能跳到地獄裡,所以我們不會反對他,畢竟主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神一早向我們指出進天國是難的,是要努力的,目的一來是叫人在信主時要有心理準備,要計算代價。神沒有瞞騙你,先叫你輕輕率率的信,信了之後才告訴你做基督徒的代價及難處。主耶穌在地上傳道時絕對沒有叫人先信後計算代價這回事。第二,神叫人知道進天國是這麼艱難,是要我們認識自己的軟弱無能,叫我們在神面前謙卑下來,懇切地向神發出呼求。得救信心是神賜的,但人要先知道自己的不能。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全守神的命令。但神給人的命令,目的不是要人全守著才有恩典,而是要看人願守的心。
若有人認為我說得太嚴,我則請你們自己去查看聖經,看看這是否也是主耶穌的教訓及榜樣。我們看到現今的所謂傳福音,傳道的人只強調信福音的好處,信福音的「容易」,卻很少提及信福音的代價,信福音的難處。他們的理念是,先叫人信主,然後才慢慢告訴他們作基督徒的困難及代價。有時甚至在佈道聚會中,講員連叫人認罪悔改也不願,只強調神的愛及信耶穌之好處就算是講完了福音。他們願意信,就可以立即信,一切在信了之後才說。這樣做無疑能使舉手「決志」的人數倍增,因為實在沒有太大難度,但這樣做有沒有聖經根據?這是主耶穌傳道時的榜樣嗎?再者,這些「決志者」是真信主的嗎?從決志之後再有到教會聚會的人數比率看,便可以略知一二了。
想深一層,今天教會在傳福音上有這樣的意識形態,我認為其中一個因素是基督教中出現了一些過份強調神的恩典卻忽略人之責任的人。在他們看來,神的恩典與人的責任或努力是相反詞。神有恩典,就不需人的努力;人一出力,就會破壞恩典。這是完全誤解恩典的意義。人不是靠行為努力換取恩典,這是清楚的。但人需要努力神才會賜下某些恩典,這也是聖經清楚說的。「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
說實在,除了那些異端外,現今基督教實在有太多藉恩典放縱自己肉體的所謂基督徒了,反之那因渴慕恩典而克己自約,努力付上的人卻是少而又少。原本糾正前者的方法應該是叫他們立即認罪悔改,放棄放縱肉體的生活,努力在靈性上操練自己。但這些方法給極端恩典主義者一句「律法主義」嚇阻了。他們批評一切出於努力的為「律法主義」,叫人對許多有益的屬靈操練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這樣的心態對現今日趨世俗化的教會及信徒帶來很壞的影響。”
"我們再強調一次,我們相信教會需要拯救三種人的靈魂:失喪的罪人、愛犯罪的假基督徒(因為他們從未真正重生得救)、仍在犯罪的基督徒(因為若他們犯罪又不悔改,神的審判臨到時會失去救恩)。這三種人都需要「悔改的道」。我們會推薦保羅華許牧師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講道內容可以救到一些罪人和假基督徒的靈魂。由於保羅華許非常強調「悔改」,警告人不能沈淪在罪中、不能跳到地獄裡,所以我們不會反對他,畢竟主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